「蔡爺爺一直有膝蓋痛的老毛病,聽說很多人都在膝蓋打玻尿酸來緩解疼痛,這真的好嗎?有效嗎?」
什麼情況下可以考慮關節內注射?
常見的關節內注射有哪些?
1.類固醇
注射類固醇後可改善因慢性發炎而導致的關節疼痛,而且臨床醫師會優先使用
溶解度較差的類固醇懸浮液, 以延長
藥物的作用時間。
-
打類固醇會痛嗎?
單純注射類固醇後,類固醇懸浮物可能會引起疼痛,若加入麻醉藥物稀釋可以加速止痛。
-
注射類固醇要注意什麼呢?
動物研究指出長期使用關節內類固醇,可能會造成軟骨流失。
雖然目前並沒有明確的實證醫學證據指出使用在人體會有類似的效果,但還是建議:
每次注射間隔為三個月 ,而且應作為口服止痛藥無法改善之中至重度疼痛的輔助。
2.玻尿酸
玻尿酸原本就存在關節液中,隨著退化性膝關節炎進展,關節內玻尿酸的濃度會大幅下降,對軟骨的保護力及抗發炎能力也大幅下降,而導致膝蓋容易疼痛。
3.其他
除了類固醇與玻尿酸以外,還其他注射方式,許多運動員也會用來緩解長期運動傷害所造成的肌腱、韌帶、關節受損。
糖尿病病人適合關節注射嗎?
以上大部分治療糖友都適用,除了類固醇有可能會造成短暫高血糖, 需要特別小心或是盡量避免使用。(延伸閱讀:為什麼糖友比一般人更容易有關節疼痛問題?)
而玻尿酸在注射後兩天內較易有腫脹不適的感覺,可以吃止痛藥或冰敷緩解。
糖友要注射前也須注意最近是否有一些禁忌症,包括:
- 血小板減少症
- 血流動力學不穩定
- 敗血症
- 局部感染(如敗血性膝關節炎、蜂窩性組織炎、骨髓炎)
如果有以上狀況不建議做膝關節內注射。
關節內注射有健保給付嗎?
玻尿酸分子量不同,效果也不一樣!膝蓋關節打玻尿酸前的4大問
2022/01/05講糖編輯部 / 陳柏成醫師
玻尿酸注射是什麼?
每個人的關節液原本就有玻尿酸,
玻尿酸可以保護軟骨與降低骨頭摩擦,然而隨著年紀增長或受傷,玻尿酸的濃度會降低,對關節的保護力也跟著降低。
玻尿酸注射治療就是在關節內打入玻尿酸,來抑制發炎、幫助保護軟骨。 (延伸閱讀:為什麼糖友比一般人更容易有關節疼痛問題?)
不是膝關節不好就代表完全不能運動,適量運動對於血糖、血壓的控制是有正向的幫助。
運動前與後記得量測血糖,定期做好血糖監測,才能真正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
👉
了解更多血糖管理工具與優惠資訊:【點我前往】
大分子與小分子玻尿酸有什麼差別?
目前市面上的玻尿酸有很多種品牌,製造方式不同,分子量與藥效時間也會不同,而
分子量又會影響用法與治療效果。
例如大分子玻尿酸,由於黏著度較高、附著力較好,因此打一劑即可持續藥效約六個月,只是注射後會較為疼痛。
小分子玻尿酸則是流動性較高,療程需施打3-5劑,藥效一樣可維持約六個月,但是注射後的疼痛度較低。
關節炎患者可以依據怕痛程度、治療方便性等考量,來與醫師討論要選擇哪一種玻尿酸,有些新型玻尿酸還能持續半年甚至一年的效果。
打玻尿酸有健保給付嗎?
有!但是需符合以下健保給付條件:
- 年齡滿60歲以上
- 經診斷為退化性膝關節炎疼痛患者
- 同一院所一般藥物及保守治療累計6個月(含)以上均無效
- 未達需置換人工膝關節之標準
若符合上述條件,原則上半年給付一次治療療程。

關節炎的糖友可以打玻尿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