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關節是否就跟氣象台一樣,一變天就痛,走路關節好酸軟,心裡總是跟自己說: 「可能是因為老了吧!」,但關節痛可能與您的
糖尿病有關喔!
糖尿病容易引發關節炎的原因
一般引發關節疼痛的因素有很多,舉凡軟骨磨損、關節囊發炎、沾黏引起的腱鞘韌帶發炎、免疫不良引起的關節發炎反應,都會引起關節疼痛不適。
而根據研究發現糖尿病之所以容易產生關節炎,與以下原因有關:
- 胰島素阻抗
- 高血壓
- 血脂異常
- 免疫系統不全
- 老化
- 肥胖
當長期血糖控制不良時,容易引起發炎反應,造成血管硬化阻塞,使得軟骨下板密度和關節軟骨受損空隙變大。 (延伸閱讀:動脈硬化懶人包)
一旦關節腔受損、空隙變大,會促使多核細胞及血管聚集,使得軟骨膠原纖維化,讓關節軟骨更加的惡化,導致關節疼痛發炎加劇。
糖尿病容易發生關節炎的身體部位
糖尿病引發關節發炎在身體任何部位都有可能發生,如:
1. 肩膀
2. 手部
- 腕隧道症候群
- 掌腱膜攣縮症(Dupuytren's disease)
- 狹窄性屈肌腱鞘炎(板機指)
3. 腿部
4. 免疫系統
糖友關節疼痛中又以退化性關節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最為常見,而其中 第一型糖尿病的糖友最好發的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第二型糖友則是退化性關節炎。
第一型糖尿病與類風濕性關節炎
第一型糖尿病以「類風濕性關節炎」所引發的疼痛最為常見,主要是因為兩者發病原因皆與自體免疫有關。
免疫系統會錯誤地攻擊身體正常的器官及關節,導致腫瘤壞死因子(TNF)在體內累積,引起關節處發炎而產生疼痛感。
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後,身體最常被攻擊的關節以手指關節、手腕關節及膝關節最為常見。 (延伸閱讀:做好10項,寶貝雙足)
類風濕性關節炎要怎麼治療呢?
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第一線用藥會以「症狀治療」為主,通常會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或類固醇來緩解疼痛 ,但是此方式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延伸閱讀:吃什麼藥?吃藥好嗎?)
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自體免疫疾病,因此當症狀緩解後,還是需長期搭配第二線免疫調節性藥物「 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DMARDs)」,這類藥物 才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關鍵。
不過DMARDs的作用較慢,大概需要幾個禮拜、幾個月,才會看到明顯的效果,而且使用時容易因為免疫抑制作用使身體出現感染。 因此提醒糖友平時需控制好血糖,適當休息以提升免疫力。 (延伸閱讀:感染新冠肺炎為什麼更要控制血糖呢?)
第二型糖尿病與退化性關節炎
第二型糖尿病的糖友則是「退化性關節炎」的高危險群,其中又以膝關節部位最常見。
主要是因為引發第二型糖尿病的因素中,「老化」及「肥胖」也是導致退化性關節炎的主因。 (延伸閱讀:糖胖症減重,兩招做起!)
也有研究認為慢性高血糖時,身體過量的葡萄糖與循環或 組織蛋白上的游離氨基酸結合,容易形成不可逆的晚期糖基化終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
這些物質累積在骨質中,使軟骨膠原結構改變,造成軟骨糖化現象(glycation of cartilage resident proteins), 不僅會增加關節僵硬,還會引起發炎疼痛等不適。
退化性膝關節炎要怎麼治療呢?
「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治療,會依據分級不同而介入不同的照護措施。
當關節損傷依Kellgren-Lawrence分期為第1-3期或屬於輕度~中度的患者,臨床處置上會以減緩失能非藥物性的復健治療方式為主。
當疼痛時再輔助非類固醇消炎藥物緩解疼痛治療效果會更佳,例如:
- 服用消炎止痛藥物 (anti-inflammatory)
- 物理復健 (Physical Therapy)
- 注射玻尿酸或類固醇 (Hyaluronic acidor steroid)
若關節磨損過多,已造成生活上的失能,有可能需進行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TKR-Total Knee Replacement), 建議糖友須與骨科醫師討論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如何預防與延緩關節炎的發生?
1. 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除了與免疫系統及遺傳因素較有關聯外,外在因素中抽菸或二手菸也會提升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 (延伸閱讀:血糖的慢性殺手—菸)
因此戒菸及遠離二手菸也是避免 誘發類風濕性關節炎很重要的一環。
另外,保持適當的休息,減少身體疲倦,也可以幫助減少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後關節發炎的頻率。
2. 退化性關節炎
而針對延緩「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則必須將血糖控制穩定,同時配合體重控制,並加強 下肢肌力訓練,才能減緩關節軟骨的磨損。
不管是何種關節炎,建議糖友仍須在平時身體可承受的範圍內,進行適量的運動。 (延伸閱讀:我平常都有在運動,怎麼好像沒效果?糖友的運動處方4大要素)
像是肌力訓練、有氧訓練或伸展操,對於維持關節功能都是很有幫助的,但切記要量力而為勿逞強。
提醒各位糖尿病病友當關節炎發作時,會因為疼痛產生的身體不適、活動減少或使用抗發炎藥物治療(如:類固醇消炎藥物),而導致血糖波動增加。
因此需增加血糖監測的頻率,若血糖一直偏高無法改善,建議還是要與您的醫療團隊聯繫或提早回診喔! (延伸閱讀:血糖監測大攻略-如何有信心持續驗血糖)
參考文獻:
- Lesley D Hordon, MD.(2021). Overview of the musculoskeletal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 Up To Date. Retrieved Aug 31, 2021. from
- Ackerman, I.N. & R.H. Osborne, Obesity and increased burden of hip and knee joint disease in Australia: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 2012. 13(254): p. 1-13.
- Valdes, A.M., et al., 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SMAD3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hip and knee osteoarthritis. Arthritis Rheum, 2010. 62(8): p. 2347-2352
- Kerkhof, H.M., et al.,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an osteoarthritis susceptibility locus on chromosome 7q22. Arthritis Rheum, 77 2010. 62(2): p. 499-510.
- Le Clanche, S., et al., Inter-relations between osteoarthritis and metabolic syndrome: A common link? . Biochimie, 2016. 121: p. 238-252.
- Leticia Alle Deveza.(2021). Patient education: Rheumatoid arthritis treatment (Beyond the Basics). Up To Date. Retrieved Mar 24, 2021. from
- Eymard, F., et al., Diabetes is a risk factor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progression. 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 2015. 23: p. 851-859
- Sara R. et al. Links between Osteoarthritis and Diabetes: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from a Physical Activity Perspective. Clin Geriatr Med. 2015 February ; 31(1): 67–87. doi:10.1016/j.cger.2014.08.019.
- Leticia Alle Deveza.(2021). Patient education: Rheumatoid arthritis treatment (Beyond the Basics). Up To Date. Retrieved Mar 24, 2021. from
- Ambrose, K.R. & Y.M. Golightly, Physical exercise as non-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chronic pain: Why and when. Best Pract Res Clin Rheumatol, 2015. 29(1): p. 120-130.
- PJW Venables et.al.(2020). Patient education: Rheumatoid arthritis treatment (Beyond the Basics). Up To Date. Retrieved Nov. 29, 2021 from
我有糖尿病,又有關節炎,可以在膝蓋打針嗎?
2021/12/15講糖編輯部 / 陳柏成醫師
「蔡爺爺一直有膝蓋痛的老毛病,聽說很多人都在膝蓋打玻尿酸來緩解疼痛,這真的好嗎?有效嗎?」
什麼情況下可以考慮關節內注射?
常見的關節內注射有哪些?
1.類固醇
注射類固醇後可改善因慢性發炎而導致的關節疼痛,而且臨床醫師會優先使用
溶解度較差的類固醇懸浮液, 以延長
藥物的作用時間。
-
打類固醇會痛嗎?
單純注射類固醇後,類固醇懸浮物可能會引起疼痛,若加入麻醉藥物稀釋可以加速止痛。
-
注射類固醇要注意什麼呢?
動物研究指出長期使用關節內類固醇,可能會造成軟骨流失。
雖然目前並沒有明確的實證醫學證據指出使用在人體會有類似的效果,但還是建議:
每次注射間隔為三個月 ,而且應作為口服止痛藥無法改善之中至重度疼痛的輔助。
2.玻尿酸
玻尿酸原本就存在關節液中,隨著退化性膝關節炎進展,關節內玻尿酸的濃度會大幅下降,對軟骨的保護力及抗發炎能力也大幅下降,而導致膝蓋容易疼痛。
3.其他
除了類固醇與玻尿酸以外,還其他注射方式,許多運動員也會用來緩解長期運動傷害所造成的肌腱、韌帶、關節受損。
糖尿病病人適合關節注射嗎?
以上大部分治療糖友都適用,除了類固醇有可能會造成短暫高血糖, 需要特別小心或是盡量避免使用。(延伸閱讀:為什麼糖友比一般人更容易有關節疼痛問題?)
而玻尿酸在注射後兩天內較易有腫脹不適的感覺,可以吃止痛藥或冰敷緩解。
糖友要注射前也須注意最近是否有一些禁忌症,包括:
- 血小板減少症
- 血流動力學不穩定
- 敗血症
- 局部感染(如敗血性膝關節炎、蜂窩性組織炎、骨髓炎)
如果有以上狀況不建議做膝關節內注射。
關節內注射有健保給付嗎?